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和体重下降,通常伴随肠道黏膜的长期炎症反应。单纯通过跑步无法改变肠道黏膜的病理状态,因此不可能仅靠跑步治愈。
2.跑步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研究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从而减少炎症反应。这对于控制慢性结肠炎的复发可能具有辅助作用。
3.跑步能够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慢性结肠炎常与长期精神压力有关,跑步可以刺激释放内啡肽,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这对疾病控制具有间接益处。
4.需注意跑步时强度的控制。过度剧烈的运动可能诱发肠道缺血加重炎症,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不建议进行高强度或长时间跑步。而在缓解期,可选择适当的中低强度跑步,每次15-30分钟,每周3-5次为宜。
5.饮食与运动相结合效果最佳。跑步前后可注意补充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空腹或饱腹运动,以减少胃肠负担。另外,应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加重病情。
慢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病,需要综合多方面管理,包括药物控制、饮食调节、心理疏导和适量运动等,坚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改善病情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