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用益生菌的定义和特点
药用益生菌指的是通过大量临床研究验证,对人体健康有确切疗效的益生菌。与普通益生菌相比,它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明确的菌种名称,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等。
在胃酸、胆汁环境下具有较高存活率,确保在到达肠道时仍能维持活性。
临床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且剂量可控,通常以胶囊、片剂或粉剂形式存在。
2.作用机制
药用益生菌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通过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生长,增加有益菌比例。
降低炎症反应:部分菌株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免疫系统,减少过度炎症反应。
改善屏障功能:帮助维持肠黏膜屏障完整,减少肠道通透性异常问题。
合成重要物质:如短链脂肪酸、维生素B族等,有助于肠道代谢和整体健康。
3.应用范围
药用益生菌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治疗或预防抗生素相关腹泻:研究表明,服用某些药用益生菌可将此类腹泻发生率降低30%-50%。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特定益生菌可减少胀气、腹痛及排便异常的发生,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减少感染性腹泻:尤其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添加益生菌后病程可缩短1-2天。
改善过敏性疾病:某些益生菌在调节免疫反应、缓解湿疹和过敏性鼻炎方面已有初步证据。
4.使用注意事项
药用益生菌虽有显著效果,但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遵从医嘱选择适合的菌株,因为不同菌株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可能差异很大。
保证存储条件符合要求,大部分益生菌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避免造成菌群紊乱。
药用益生菌是现代医学中调节菌群的重要工具,具有明确的健康效益和应用场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根据个人需求和专业建议合理选择和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