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常见病因分析:
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肝炎是导致ALT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进行相关病毒标志物检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与此密切相关,是近年导致ALT升高的常见因素。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可诱发肝细胞损伤,导致ALT升高。
药物性肝损伤:部分药物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可能引起肝损伤,应警惕用药史。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可能导致肝脏炎症和ALT升高。
2.评估严重程度:
正常范围:ALT一般应低于40单位/升,若超出正常上限需引起重视。
中度升高:ALT值为正常上限的2至5倍,多见于轻到中度肝脏损伤。
显著升高:ALT值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以上,需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严重药物性肝损伤。
3.检查及治疗建议:
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全套、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自身免疫抗体谱等。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或MRI,用于评估肝脏结构异常或者脂肪浸润情况。
停止可疑药物:排除药物性肝损伤时,应立即停用可能相关药物并观察变化。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合理控制高脂、高糖饮食。
疑难情况:必要时进行肝活检以明确诊断。
4.定期随访:
ALT升高或下降的趋势能够反映治疗效果或病情进展。通常每4至6周监测一次,并根据病因调整干预方案。
ALT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并非单一指标即可得出确切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