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酱样大便是怎么回事

2024-12-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果酱样大便通常是指粪便中出现红色或暗红色黏液状物质,这种情况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尤其在小肠或大肠部分。最常见的原因包括肠套叠、肠息肉、肠道感染和某些类型的肠炎。

1.肠套叠:多见于儿童,是一种肠道的一部分嵌入相邻肠段的病症。除了果酱样大便,还可能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如果怀疑是肠套叠,需要立即就医,因为这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2.肠息肉:肠道中的息肉有时会引起出血,导致粪便中出现红色黏液。息肉可以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视情况予以处理。

3.肠道感染:一些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可以导致消化道出血,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感染等。这些感染通常伴随发热、腹泻等表现。粪便培养或其他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

4.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性肠病也可能导致果酱样大便。这些疾病会引起肠道长期的炎症反应,常伴随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对于出现果酱样大便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影像学或内镜检查以明确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食物引发胃肠道感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