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食物不耐受或过敏:某些人对特定食物如乳糖、麸质不耐受,这意味着他们的消化系统无法有效消化这些物质,导致进食后出现腹泻。乳糖不耐受在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约65%的人有一定程度上的乳糖不耐受症状。
2.感染性病因:摄入被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或水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从而导致腹泻。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和腹痛。诺如病毒是常见的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之一。
3.功能性肠道疾病:例如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功能紊乱,可导致进食后出现腹泻。其发病率估计在人群中的比例为10-15%。
4.吸收不良综合征:小肠对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也会导致腹泻。这种情况可能与小肠黏膜损伤或胰腺疾病有关。
5.使用药物:一些药物,如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平衡,导致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可达20%。
吃东西后频繁出现腹泻需要引起重视,因为长时间的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为了准确诊断原因,需要进行详细的医疗评估,包括可能的饮食记录、过敏测试或肠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