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林主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针灸科
1.缓解疼痛: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帮助缓解多种类型的疼痛,如头痛、腰痛、关节炎及肌肉酸痛等。研究显示,约有70%的慢性疼痛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感到疼痛程度显著降低。
2.促进血液循环:针灸可改善局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通过增加血流量,组织获得更多氧气和营养,从而加速恢复及愈合过程。许多实验结果表明,针刺特定穴位能使局部血流增加30%至40%。
3.增强免疫功能:针灸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一项研究指出,针灸治疗可以使免疫细胞的活性提升约15%,提高人体对感染和疾病的防御能力。
4.调节神经系统:针灸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调节身体功能,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相关数据表明,针灸疗法能够降低约60%的焦虑症状,并改善睡眠质量。
5.改善消化功能:针灸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帮助缓解如便秘、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临床观察发现,针灸治疗后,有效改善消化功能的比例达到65%-75%。
尽管针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非药物疗法,但在选择治疗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潜在风险,建议由专业人员操作,以确保疗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