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波可以识别肝脏中的结构变化,巨大再生性结节通常表现为多个边界清晰的肿块。
CT扫描:CT扫描是评估肝脏病变的重要工具。巨大再生性结节在增强扫描中通常表现为低密度区域,在动脉期可能呈现不均匀增强。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特别是在T2加权成像上,可以显示肝内病变的详细结构,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的肿瘤进行鉴别。
2.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等。这些指标有助于了解肝脏整体功能状态,但对巨大再生性结节的特异性不高。
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尽管在巨大再生性结节中通常不升高,但有助于排除恶性肿瘤的诊断。
3.病理学检查:
穿刺活检:通过影像引导下进行的肝脏穿刺活检可以获取组织样本,通过显微镜检查明确诊断。巨大再生性结节的病理特征包括增生的肝细胞和纤维化。
免疫组化染色:可辅助鉴别良性和恶性病变,常用的标志物包括CK7,CK19等。
肝巨大再生性结节的诊断需要结合影像学、实验室和病理学检查结果,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在临床实践中,综合使用多种诊断手段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