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T(肿瘤大小和位置)
T1:肿瘤最大径≤3厘米,未侵及主支气管。
T2:肿瘤最大径>3厘米但≤5厘米,或肿瘤侵及脏层胸膜,或导致部分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T3:肿瘤最大径>5厘米但≤7厘米,或直接侵及胸壁、膈肌、纵隔膜、心包等结构。
T4:肿瘤最大径>7厘米,或侵及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等重要结构,或在同一叶有多个独立结节。
2.N(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患侧肺门或周围淋巴结转移。
N2:有患侧纵隔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有对侧纵隔、对侧肺门、锁骨上或斜角肌淋巴结转移。
3.M(远处转移情况)
M0:无远处转移。
M1a: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中发现癌细胞,或对侧肺有独立结节。
M1b:单个远处器官转移(如肺外部位、脑、肝、骨等)。
M1c:多个远处器官转移。
以上三方面的组合决定了浸润性肺癌的具体分期,从I期(早期)到IV期(晚期)。早期阶段通常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治疗方式,而晚期则可能需要综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
定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浸润性肺癌的治疗效果。若出现持续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