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患有肝病、胰腺病或胆道疾病的个体,由于这些疾病会干扰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E)的吸收,容易导致维生素E缺乏。这些疾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和胆石症等。
2.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某些胃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乳糜泻(又称为腹腔病)和短肠综合征,会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进而引起维生素E缺乏。接受广泛肠道切除手术的个体也是高风险人群。
3.遗传性疾病患者:患有罕见遗传性疾病,如无β-脂蛋白血症和家族性维生素E缺乏症的个体,由于代谢异常,无法有效吸收和利用维生素E。这些疾病通常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就表现出症状。
4.早产儿:由于早产儿肝脏未完全发育,导致其对维生素E的储存能力较低,因此早产儿更易发生维生素E缺乏。
5.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渐减弱,维生素E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的风险增加。
6.纯素食者:因动物源性食品是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长期严格遵循纯素饮食的人群可能容易出现维生素E摄入不足的问题。
上述高风险人群应特别注意维生素E的摄入。如果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