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黄曲霉素是由某些种类的霉菌产生的毒素,特别是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容易滋生,例如在粮食和坚果中。
2.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黄曲霉素与肝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黄曲霉素被摄入体内后,会被肝脏代谢成有毒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引起DNA损伤,导致基因突变。
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黄曲霉素列为一级致癌物,这意味着其致癌性在人类和动物实验中均已明确证实。
4.临床数据显示,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粮食储存不当,居民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从而导致肝癌发病率显著增加。这种致癌过程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并非短短半个月内就能发生。
5.短期内大量摄入黄曲霉素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但癌症的形成是一个累积效应,是长期慢性暴露造成的结果。
黄曲霉素半个月内致癌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其致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暴露。预防措施应包括合理储存粮食,避免霉变,减少黄曲霉素的摄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