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核磁共振成像(MRI)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以高分辨率显示脑部结构,对比增强扫描可以帮助识别血脑屏障被破坏的区域。常用序列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等。这些技术有助于定位和界定肿瘤的范围和侵袭程度。
2.活检是确诊弥漫性胶质瘤的金标准。通过手术或立体定向技术获取肿瘤组织,送至病理实验室进行显微镜下的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确定肿瘤的细胞类型、分级和分子特征。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并确定其恶性程度。
3.分子生物学检测近年来成为辅助诊断的重要工具。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蛋白表达情况,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病理信息。例如,IDH1/2基因突变、1p/19q共缺失等都是重要的分子标志,能够帮助进一步分类和预后评估。
4.临床评估也不可忽视。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对于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发作、神经功能缺损等,这些症状往往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占位性病变。
早期诊断和准确分类对于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定期随访和复查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监控病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