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携带氧气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内。尿液中检测到血红蛋白,通常提示可能有红细胞破裂从而释放出血红蛋白,也可能是尿路、肾脏或膀胱中的出血。
2.微量血红蛋白(+)表示其含量较少,而血红蛋白+-10则可能提示其浓度略高于微量。
3.尿液中血红蛋白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原因包括:
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可引起尿路粘膜破损,导致血细胞进入尿液。
肾结石:结石在通过尿路时可能会引起擦伤和出血。
肾炎或肾病:这些疾病使得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导致血红蛋白漏入尿液。
创伤或手术后:外部创伤或泌尿系统手术可能引起短暂的血尿。
恶性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等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
4.其他非病理性因素也可能导致尿液中血红蛋白阳性,如剧烈运动、月经期女性等,但这些情况一般是暂时性的。
如尿液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10,应进一步进行详细检查以确认原因。这可能包括尿常规复查、影像学检查以及专科医生的评估。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能够更好地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