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翼状胚型(WNT型):
约占所有髓母细胞瘤的10%。
特征是WNT信号通路的激活,这与肿瘤预后较好有关。
常见于大龄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颅后窝区域发现。
2.SHH型(SonicHedgehog型):
占比约30%,涉及发育相关的SHH信号通路。
此类型常发生在幼儿和成年人之间,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时表现不同。
预后方面存在显著的年龄相关差异,幼儿通常预后较差。
3.经典型(组3型):
约占25%。
具有较高的MYC基因扩增率,通常预后较差。
常见于儿童,肿瘤侵袭性强且容易形成转移。
4.组4型:
约占35%。
该类型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包括体染色体失衡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预后相对较中等,多发生于儿童和年轻成人。
了解这些分子分型有助于精准治疗和评估疾病预后。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患者的具体病理特征可优化治疗方案,最大化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