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观察等待:对于不影响功能或外观的血管瘤,可以选择定期观察,尤其是婴幼儿阶段的草莓状血管瘤,其在早期可能增大,但多数会在7岁前自发消退。
2.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有效,能够显著抑制其生长并促进缩小。
皮质类固醇:曾广泛用于治疗血管瘤,能减缓生长速度。
干扰素和其他化疗药物:在某些复杂病例中使用。
3.激光治疗:主要用于浅表性血管瘤,如鲜红斑痣,使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可以减少红色外观。
4.手术切除:适用于体积较大、增长迅速或者影响功能的血管瘤,通过手术切除可快速去除病变组织。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并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及血管瘤的具体特征。特别是针对儿童,应更加谨慎权衡利弊,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引发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