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肌钙蛋白:这是心肌损伤的高度特异性标志物。当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细胞受损,肌钙蛋白会释放进入血液中。通常,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在发病后3-4小时开始升高,并在10-24小时内达到峰值,其升高可持续7-10天。检测血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准之一。
2.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尽管其特异性不及心肌肌钙蛋白,CK-MB在心肌损伤后的4-6小时内也会显著升高,在18-24小时达到峰值,并在48-72小时内恢复正常。由于其迅速变化的特点,有助于判断近期的心肌损伤。
3.其他指标:心肌梗死时还可能伴随其他炎症或心脏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如C反应蛋白、脑利钠肽等,但这些指标更常用于辅助评估心脏健康状态,而非直接诊断心肌梗死。
虽然血液检测为诊断心肌梗死提供了重要信息,但临床医生通常结合症状、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在出现相关症状或怀疑心肌梗死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