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肠道内壁破裂或形成溃疡,从而引发出血。统计显示,约20%至30%的患者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会出现出血症状。
2.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道内膜受损甚至溃烂。细菌性痢疾等感染通常伴随血便和腹泻症状,尤其是在没有及时治疗的情况下。
3.肿瘤:结直肠癌等肿瘤可能导致局部组织侵蚀和出血。据研究,大约5%的大肠癌患者初期症状包括直肠出血。
4.缺血性结肠炎:这种情况由于肠道供血不足导致细胞坏死和出血,多见于老年人或有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数据显示,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4至44例病例发生。
5.憩室病:结肠憩室的破裂可能造成急性出血;尽管常见于老年人群,但其严重性不可忽视。
任何出现血便且无粪便的情况都应被视为紧急医疗问题,应立刻联系专业人士。自主诊断和处理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