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停止针灸:若在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加重,应立刻停止针灸,避免对已受压迫的神经造成进一步刺激。
2.明确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或CT)评估椎间盘突出情况,了解神经受压部位和严重程度,排除是否因针灸引发周围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
3.短期保守治疗:
给予局部冷敷或热敷,根据病情缓解炎症或改善血液循环。冷敷通常用于针灸后急性期不适,热敷适合缓解肌肉紧张。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以减轻疼痛和炎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采取颈托支撑,限制颈椎活动,避免加重神经压迫。
4.物理治疗与康复:暂停针灸后,可根据医嘱调整为其他理疗方法,如牵引、超声波治疗或低频电疗,以减轻神经压迫和恢复功能。避免剧烈活动和不当牵拉动作。
5.就医处理:若症状持续加重,如剧烈疼痛、肢体麻木或肌肉无力,应立即就医,必要时考虑外科干预,如椎间盘切除术或减压手术,以解除神经受压。
早期发现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当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