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压迫神经根或脊髓,从而引起腰腿部疼痛或其他神经症状的一种疾病。
2.症状
腰部疼痛: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腰痛,常为钝痛或刺痛,症状通常因久坐、弯腰或搬重物加重。
放射性腿痛:疼痛从腰部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或足部,通常为单侧,多与坐骨神经的分布一致。
感觉异常:可能出现患侧下肢麻木、刺痛或皮肤感觉减退。
肌力下降:严重者可能出现下肢肌力减弱,甚至足下垂等症状。
膀胱或肠道功能障碍: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失控,提示马尾神经综合征,需紧急处理。
3.病因
年龄退变:椎间盘随着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容易破裂。
外伤:如突然弯腰、扭转或搬重物等。
长期劳损:长期久坐、弯腰工作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高发。
其他因素:肥胖、姿势不良或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4.诊断
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疼痛特点及体格检查(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影像学检查:MRI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髓核突出程度及神经受压情况;CT和X线片可辅助诊断。
5.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轻中度患者,包括卧床休息、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神经调节药物)、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
微创治疗:如椎间孔镜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者。
开放手术:严重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或马尾综合征时需及时手术减压。
腰脱与腰椎间盘突出本质相同。建议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注意早期干预和长期康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