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认识到负罪感的自然性:过度饮食后感到负罪是人之常情。这种情绪反应不应该被完全压抑,而是需要被理解和接纳。研究表明,适度地自我宽恕有助于促进更健康的行为。
2.反思而非自责:以客观的态度分析导致过度饮食的原因,如压力、社交环境或生理需求。发表在《营养教育与行为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认知干预能有效帮助个体避免再次发生相同情况。
3.重新规划饮食策略: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制定可持续的饮食计划,并适当调整目标。例如,每日摄入卡路里可控制在2000千卡左右,根据身体活动水平进行调整。
4.保持积极心态:专注于自身进步和成就,而非失误。研究显示,积极的心态能够提高减肥的成功率和持久性。
5.寻求支持:加入支持小组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得情感支持和专业建议。根据《心理健康期刊》的数据,团体支持能提高减肥者的坚持度和动力。
过度饮食并不是减肥旅程的终点,而是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小插曲。通过正确的方式管理负罪感,不仅有助于恢复健康的饮食习惯,还能提升整体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