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摄入热量减少:减肥通常伴随热量摄入的减少。身体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能量摄入水平。当摄入的热量低于平常时,身体会发出饥饿信号以刺激进食,从而维持能量平衡。
2.激素水平变化:饥饿感受很大程度上受到激素的影响。例如,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变化可能导致饥饿感增加。特别是瘦素和胃饥饿素两种关键激素在饥饿感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卡路里不足时,瘦素水平降低,而胃饥饿素水平则可能升高,这会增强饥饿感。
3.营养需求不平衡:如果饮食中的营养素搭配不够合理,可能会导致身体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纤维和健康脂肪。这种状况不仅影响饱腹感,还可能触发更多的饥饿信号,使人更想进食。
4.习惯性饥饿:日常生活中,进餐的时间和频率也会影响饥饿感。一旦改变饮食模式,如减少进餐次数或分量,身体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进食时间安排,这种调整期内可能会出现错误的饥饿信号。
为了更好地应对减肥期间的饥饿感,可以尝试增加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这有助于延长饱腹感。同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和良好的睡眠也可以帮助缓解不适。逐渐调整膳食结构而非突然减少摄入量,更有利于身体适应并减少过度饥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