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瘘是由于慢性肛周感染引发的异常瘘管。瘘管的内口通常与肛管或直肠相通,外口可能位于肛门周围皮肤。如果瘘管内发生阻塞,脓液无法排出,会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和压迫感。
2.当瘘管内的压力过大时,瘘管壁可能破裂,使脓液和炎性分泌物从外口流出。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觉到症状减轻,例如疼痛缓解和肿胀消失。这种减轻通常是短暂的,因为瘘管结构并没有消失,仍然可能反复感染。
3.自行破裂后,如果瘘管继续存在且未能通过有效治疗关闭,可能出现反复的炎症、感染和脓肿形成。长期未治疗的肛瘘可能导致瘘道扩展,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在极少数情况下与恶性病变相关。
对于肛瘘,应尽早就医进行明确诊断和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手术干预,如瘘管切开术或挂线疗法,以彻底清除瘘管和防止复发。在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便秘,并遵循医嘱定期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