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灌药治疗中使用了哪些药物

2025-01-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膀胱肿瘤的灌注治疗主要采用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防止复发及提高生存率。这些药物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选择,具有较好的疗效。

1.化学治疗药物:

(1)吡柔比星:是一种蒽环类抗癌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和复制起到杀灭作用。多用于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2)丝裂霉素C: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控制肿瘤生长,常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其灌注频率一般为每周一次,总疗程通常为6至8周。

(3)表柔比星或阿霉素:这些药物通过影响细胞核内相关酶的活性,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可在术后灌注中使用。

2.免疫治疗药物:

(1)卡介苗:这是免疫性灌注药物的代表,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对于非肌层浸润性高危膀胱癌有显著疗效。卡介苗灌注通常分为诱导期和维持期,总疗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2)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α等,通过直接对肿瘤细胞进行抑制以及调节免疫反应来发挥作用,一般与其他药物联用以增强疗效。

3.靶向治疗和新型药物:

随着研究进展,新型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也开始尝试用于膀胱肿瘤治疗。但其灌注方式尚未大范围应用,更多作为全身治疗的补充手段。

灌注治疗需根据病情、耐受情况及个体差异制定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尿频、尿急、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随访,评估效果并及时调整。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