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心理因素:紧张、焦虑或压力是口吃的常见诱因。调查发现,约60%至80%的儿童在经历重大生活变化或压力时可能会短暂性地出现口吃。应观察孩子最近是否经历过情绪波动或生活变故。
2.环境因素:家庭氛围和与同伴的互动会影响语言表达。例如,过于严格的语言要求或不良的沟通环境,都可能加剧口吃问题。有研究表明,支持性和积极的沟通环境有助于改善孩子的语言流畅性。
3.生理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口吃可能与生理发展有关。大脑语言区的发展不均衡或者神经协调失调可能导致言语障碍。据统计,约5%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吃,其中多数会在成人前期自行消失。若口吃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且无明显改善,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咨询。
4.遗传因素:口吃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约有30%至60%的口吃患者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干预得到缓解。
对于小学生突然出现的口吃现象,首先应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给予过度关注,以免增加孩子的压力。适时寻求言语治疗师的帮助,通过专业评估和指导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营造一个宽松而鼓励的语言环境,积极引导其表达,减少批评和纠正,鼓励孩子自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