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状态,主要表现为远处物体看不清晰。这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晶状体屈光力过强,导致光线在未到达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近视的测量以负的屈光度数表示,例如-2.00D、-5.00D等。
2.一般来说,度数越高,近视程度越严重。近视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低度近视:-0.50D到-3.00D;
中度近视:-3.00D到-6.00D;
高度近视:超过-6.00D。高度近视可能带来更多风险,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
3.度数并不仅仅影响视力,还会反映出眼睛内部的生理变化。例如,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长度通常明显延长,每增加约300度,眼轴长度增加约1毫米。在这种情况下,眼部结构更容易受到损伤。
4.虽然度数和近视程度成正比,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准确感知自身的近视程度。一些人的视功能较好,即使度数较高也能部分代偿,而另一些人即使是低度近视也可能产生明显的不适。定期检查眼睛健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情况。
无论是低度、中度还是高度近视,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加重视力负担,尤其是在高度近视的情况下,更应关注可能引起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