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花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
1.确诊:
确认感染:通过血清学检测(如快速血浆反应试验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无痛性溃疡、皮疹等。
2.药物治疗:
青霉素:首选药物为苄星青霉素G,对于早期梅毒(感染不到一年),通常单次肌肉注射240万单位即可;对于晚期或潜伏梅毒,一般每周一次,连续三周。
替代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多西环素或四环素,但疗程较长,通常需要两到四周。
3.随访:
治疗效果评估:在治疗后3、6、12个月需进行血清学复查,确保疗效。
复发监测:若发现血清学滴度上升或症状再现,应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预防措施:
性伴侣通知:所有性伴侣需接受筛查和必要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
避免高危行为:建议采用安全性行为,减少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5.孕妇特殊处理:
孕妇确诊梅毒需尽早治疗,以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首选治疗方案依然是青霉素。
治疗梅毒的关键在于及早确诊和规范用药,并且定期随访以确保治愈,避免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