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心脾两虚证:
症状:口腔黏膜灼热,伴有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针灸处方:主要取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调理。
2.肝郁化火证:
症状:舌体灼痛,情绪抑郁,多梦易怒。
针灸处方:选用太冲、行间、合谷、内庭等穴位来疏肝解郁、清火泻热。
3.阴虚火旺证:
症状:口腔干燥灼热,伴有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
针灸处方:使用照海、三阴交、太溪、复溜等穴位滋阴降火。
4.脾胃湿热证:
症状:口腔黏膜灼热感明显,并且有口苦、口臭、便溏等症状。
针灸处方:选择中脘、天枢、合谷、内庭等穴位清热利湿。
5.气血两虚证:
症状:口腔灼热,伴有面色苍白、乏力、气短等症状。
针灸处方:使用足三里、关元、气海、血海等穴位补益气血。
6.痰火扰心证:
症状:舌体灼痛显著,伴有心烦、痰多且黄稠。
针灸处方:选用丰隆、内关、神门等穴位以宁心化痰、清火除烦。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及体质进行个体化调整。每次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通常需持续治疗数周以达到较为稳定的疗效。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