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脑结构图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使用,尤其是在初步评估颅内占位性病变时。
2.实验室检测:
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常见的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根据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例如,高水平的AFP通常提示胚胎性生殖细胞瘤。
3.病理学分析:
确诊需要通过组织活检获得肿瘤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可以帮助鉴定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以上三方面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诊断依据,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诊断过程中需注意相关检查的风险和患者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