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B超(超声波)检查:
B超是常用且简便的初步筛查手段。
超声表现包括胆囊壁增厚、不均匀回声、局部结节状改变或腺肌层呈现小凹陷。
2.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胆囊壁及周围组织的结构信息。
典型表现为胆囊壁厚度增加,有时可以见到壁内的小泡样低密度灶。
3.MRI(磁共振成像)检查:
MRI对于软组织分辨率高,更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胆囊腺肌症在T2加权成像上显示为高信号,小囊泡状改变可见。
4.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部分疑难病例中,ERCP可以帮助评估胆道系统的整体情况。
该技术虽然侵入性较强,但可以直接观察胆囊及胆管的解剖结构。
5.EUS(超声内镜)检查:
EUS结合了内窥镜和超声波技术,能提供更准确的胆囊壁层次结构信息。
常用于确定复杂病例的具体病变部位及性质。
胆囊腺肌症的确诊需要依赖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长期不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需定期复查并与专业医生保持沟通,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