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胆结石:当胆结石引起反复发作的胆绞痛、感染(胆囊炎)或阻塞胆管时,通常建议进行胆囊切除。大约20%的胆结石患者可能出现症状,并且其中一部分会发展为需要手术的情况。
2.胆囊息肉:如果胆囊息肉较大(超过1厘米),或者有快速增长的趋势,考虑到其潜在的恶性变风险,建议进行胆囊切除。
3.胆囊炎:急性或慢性胆囊炎,特别是伴随其他并发症如坏疽、穿孔等,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大约9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由胆结石引起,而这些患者中约25%需要紧急手术。
4.胆囊积液:即胆囊内积聚了大量液体,这可能是由于胆管阻塞或感染所致。当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存在时,通常需要进行胆囊切除。
5.胆囊癌:虽然胆囊癌比较少见,但一旦确诊,通常需要进行胆囊切除以及可能的进一步治疗。胆囊癌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容易扩散。
6.胆囊功能障碍:即便没有明显的结石或炎症,当胆囊功能异常(如排空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的消化不良和腹痛,手术切除也可能成为选择之一。功能性胆囊疾病占胆囊手术的比例相对较小。
7.创伤性胆囊损伤:由于外伤导致的胆囊破裂或其他严重损伤,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切除以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
应依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专业判断决定是否进行胆囊切除。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以确保良好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