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导致的伤口传播。该病毒直接攻击神经系统,通常潜伏期为1至3个月,但可能在数天至数年不等。
2.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热、头痛、焦虑、幻觉、喉部痉挛、恐水症和瘫痪,患者的预后极差,几乎所有病例在症状出现后的2至10天内死亡。
3.2004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名15岁女孩成为首位未经预防接种而幸存的狂犬病患者,她接受了一种称为“密尔沃基方案”的治疗方法,包括诱导昏迷和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该方法后续应用于其他患者时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未能成功救治。
4.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暴露后立即进行伤口清洗和接种狂犬疫苗。暴露后的免疫球蛋白注射也是关键环节,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治。目前的医学手段更多集中于预防,尤其是在暴露后的及时处理。避免与野生或流浪动物接触,保持宠物的定期疫苗接种,是最好的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