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是指胃黏膜表层的长期轻度炎症,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多数患者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2.慢性萎缩性胃炎: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如果未能及时治疗或控制病情,可能会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此时胃黏膜出现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营养吸收能力下降。该阶段病变已经深入胃壁。
3.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进一步发展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导致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细胞逐渐被肠道细胞替代)和不典型增生(细胞形态和结构异常)。这两个阶段被认为是胃癌的前驱病变。
4.胃癌:最终,不典型增生可能在若干年后进展为胃癌。这一过程的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进展为胃癌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密切关注胃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