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和消化因素
如果纤维摄入不足,粪便质地变得松散或黏稠,容易出现擦拭不净的现象。成年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为25-30克,可以通过增加全谷物、水果和蔬菜的比例来改善。
高脂肪、高糖饮食会导致粪便过于油腻,排便后不易清理。减少油炸食品和甜食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2.肠道功能异常
慢性腹泻可引起水样便或泥状便,这通常与肠易激综合征、感染性肠炎或乳糖不耐受等疾病相关。
大便黏附感可能与胆汁分泌不足有关,例如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导致脂肪消化不完全。
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会因脂肪未充分吸收而使粪便表现出特殊油腻感。
3.肛门及直肠疾病
内痔、外痔或肛裂会导致分泌物增多,在擦拭时难以彻底清洁。
肛周湿疹或皮肤病变可使局部皮肤敏感,清理时不容易干净。
直肠脱垂可能影响排便完整性,造成残留感和擦不净的现象。
4.其他因素
缺乏足够的水分摄入会导致粪便硬结,但也可能在排便末端形成部分松散残留。成年人每日建议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
长时间久坐或缺乏运动可能减弱肠道蠕动能力,导致排便困难并伴随清理不彻底的感觉。
长期存在大便擦不净的问题可能预示着肠胃或肛周健康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调整饮食、培养规律作息和加强运动对改善上述情况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