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乙状结肠在腹腔内呈“S”形走行,具体范围大致从左髂窝开始(约在盆腔内),向右上延伸,再向左回返,最终进入中盆腔并连接直肠。
2.其长度通常为40-50厘米,但存在一定个体差异。一些人可能略短,而另外一些人可能更长,甚至会出现乙状结肠冗长的情况,从而导致相关疾病如便秘或肠梗阻。
3.在男性中,乙状结肠位于膀胱后方;在女性中,其位置则靠近子宫及卵巢。这种解剖关系可能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生和表现,例如盆腔炎症或肿瘤压迫。
4.与其他大肠段相似,乙状结肠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推动粪便,同时吸收水分与电解质。
乙状结肠的位置和形态虽然较为稳定,但在个体之间仍可能出现变异。若出现持续性腹痛、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就医以排除相关病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