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乳糖不耐受
某些人群因体内缺乏足够的乳糖酶,无法有效分解牛奶及奶制品中的乳糖。摄入含乳糖的食品(如牛奶、奶酪)可能会导致腹泻、腹胀等症状。据统计,全球约65%-70%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
2.进食刺激性食物
空腹状态下直接进食辛辣、油腻或过于寒凉的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引发急性反应。某些人对咖啡、橙汁等酸性或含咖啡因的饮料也较为敏感,容易在短时间内诱发腹泻。
3.胃肠道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与精神压力、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患者通常在餐后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且这种情况可能长期反复。
4.感染性因素
进食被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污染的食物饮品可能引发感染性腹泻。例如,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在数小时至一天内表现出明显的不适。
5.食物过敏
部分人群对某些食物成分(如蛋白质、添加剂)存在免疫过敏反应,导致腹泻、皮疹等症状。花生、海鲜、鸡蛋是常见的过敏源。
6.胆囊问题或消化液分泌异常
胆囊切除术后或患有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容易在进食后特别是高脂肪餐后出现腹泻。胰腺分泌不足也可能影响脂肪的正常消化吸收,造成类似症状。
7.晨起激活的胃结肠反射
清晨进食后,胃肠蠕动自然增强,部分人可能因胃结肠反射过于敏感而引发腹泻。这种情况多见于年轻人或生活规律突然改变的人群。
若腹泻持续、有脱水迹象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高热、呕吐、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