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硬度检测是通过弹性成像技术测定肝脏组织的硬度,单位为千帕。一般来说,健康人的肝硬度值通常在4-6千帕之间。如果肝硬度值大于7.0千帕,可能提示存在肝纤维化的风险;如果超过12.5千帕,可能提示肝硬化的可能性较高。
2.肝硬度值9.7千帕通常处于轻中度纤维化范围内,但这一数值并非绝对。肝硬度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脂肪肝、炎症活动、胆汁淤积等。例如,在急性肝炎发作或脂肪肝显著时,肝硬度值也可能升高,而不一定是纤维化所致。
3.除了肝硬度检测,还需要依赖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血液生化指标(如肝功能、透明质酸水平)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是否有乏力、黄疸等)来综合评估。
4.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肝硬度值持续偏高且怀疑肝纤维化可进一步行肝穿刺活检,这是目前确诊肝纤维化的“金标准”,能够明确纤维化分期。
应注意定期随访监测肝硬度变化,避免发展为更严重的疾病,同时积极控制可能导致肝纤维化的病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摄入过量或代谢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