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明确病因
细菌性角膜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严重者需联合局部和全身抗生素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多为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眼膏,同时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防病情加重。
真菌性角膜炎:需要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或伏立康唑,治疗周期较长,需密切随访。
非感染性原因:可能与干眼症或过敏有关,可通过人工泪液湿润眼睛或使用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
2.使用眼部保护措施
防止进一步损伤:佩戴眼罩可以减少外界风尘对眼睛的刺激,并限制眼球活动。
保持角膜湿润:人工泪液能够有效缓解不适并保护角膜细胞。对于急性期患者,可考虑使用高浓度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以促进角膜愈合。
3.缓解炎症和疼痛
非甾体类抗炎药滴眼液可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红肿,但需谨慎使用,避免延缓角膜愈合。
如相关医嘱允许,可短期使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但必须排除感染性因素,并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4.定期检查和监控
视力定期检测:角膜炎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角膜溃疡或瘢痕,应及时发现和处理。
裂隙灯检查:医生可通过观察角膜表面形态变化评估恢复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进行眼部分泌物培养或其他辅助检查明确病因。
5.预防和护理
避免揉搓眼睛:手部细菌可能加重感染,应保持手部清洁。
不使用隐形眼镜:角膜炎期间禁用隐形眼镜,以减少角膜压力和感染风险。
增加营养摄入:维生素A和E对角膜上皮修复有帮助,可适当补充富含此类营养的食物。
角膜炎通常经过正确治疗能够逐渐改善,但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防止角膜溃疡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