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确认诊断:首先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进一步确认错构瘤的存在及其特征。如果病灶较小且无症状,可选择定期随访观察。
2.评估风险:若错构瘤较大(通常超过4厘米),可能需要考虑治疗,因为这类错构瘤有较高的出血风险。肿瘤大小和病人症状是决定是否干预的重要因素。
3.治疗方法:
对于那些体积较大或有症状的错构瘤,常见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或微创介入治疗。
手术方式可以是部分肾切除术以保留肾功能。
微创介入治疗如经皮动脉栓塞术可用于减少错构瘤的血供。
4.随访观察:对于小于4厘米且无症状的肾错构瘤,多建议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测监测瘤体变化,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
肾错构瘤通常是良性的,但如果不及时监控和处理,可能导致并发症如出血。重要的是根据医生的专业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并保持定期的医学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