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靶向治疗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使用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第一代EGFR抑制剂如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为10-14个月,部分患者甚至可达18-24个月。对于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而言,中位PFS可延长至18-19个月。
2.生存期的延长:一项涉及EGFR突变阳性肺癌患者的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后,其总生存期可达到28-36个月。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重排的肺癌患者在接受相应的ALK抑制剂治疗后,中位总生存期可超过50个月。
3.个体差异影响:尽管以上数据表明靶向药物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但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身体状况、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期长度。
靶向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肺癌,仅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患者可能会对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靶向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病情,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