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影响全球约10%至15%的人。其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及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或者两者交替出现。
2.饮食因素:高纤维饮食可以增加肠道活动和排便频率,但过量的膳食纤维摄入可能导致排便感增加。咖啡因和酒精也可能刺激肠道,引发排便冲动。
3.消化系统感染或炎症: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会导致肠道炎症,增加排便次数。这类感染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腹泻、恶心或呕吐。
4.心理因素:焦虑和压力可能加剧胃肠道症状。一些研究表明,精神状态和肠道之间存在双向联系,即所谓的“脑肠轴”,情绪波动可以对肠道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包括抗生素、降压药和一些抗抑郁药,有可能改变正常的肠道蠕动,导致排便频率增加。
6.直肠或盆底肌肉问题:直肠脱垂或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不完整的排便感,使人觉得需要再次排便。
若持续感到想排便且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确保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及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改善此类症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