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艾灸部位

2024-12-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烨林主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针灸科

病情分析: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刺激体表穴位,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常见的艾灸部位包括以下几个: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3寸处,是一个重要的强壮全身、提高免疫力的穴位。

2.神阙:位于肚脐正中,此穴位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3.关元: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是补益肾气、调整生殖系统的重要穴位。

4.气海:位于脐下1.5寸,对补充元气、改善气虚症状有帮助。

5.命门: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肾俞配穴,有助于温补肾阳和增强体质。

6.中脘:位于上腹部,脐上4寸,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缓解消化不良。

7.风门:位于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预防感冒和调节呼吸系统的常用穴位。

通过对这些部位进行艾灸,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改善多种疾病症状。进行艾灸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并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穴位和时间。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