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疏风散寒:
适应症:多用于风寒感冒,症状通常包括发热轻、明显怕冷、无汗、头痛、身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等。
药物成分:常用药物有荆芥、防风、紫苏、生姜、辛夷等,这些药材具有温性,能够驱散体内寒气。
功效:通过促进汗液排出,达到祛除风寒、缓解症状的效果。
2.清热解表:
适应症:多用于风热感冒,症状表现为高热不退、微微怕风、流黄浊鼻涕、咽喉肿痛、口渴、咳黄痰等。
药物成分:常用药物包括薄荷、菊花、连翘、金银花、牛蒡子等,这些药材具备清热特性,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的热度。
功效:通过清除体内热邪,同时帮助身体排汗以缓解症状。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来决定使用哪种方式。如果出现风寒症状,应选择疏风散寒的方法;如果呈现风热症状,则选用清热解表的方法。不同的症状需要对应的治疗策略,以确保最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