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因查找:
先天性尿路梗阻:约占儿童结石原因的30%至50%。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进行确诊。
代谢性疾病:如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等,比例在20%至40%之间。需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来明确诊断。
感染相关:通常发生于结构异常或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占比10%至20%。尿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是必要手段。
2.症状管理:
疼痛控制: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常用于缓解疼痛。
水化疗法:鼓励大量饮水,有助于小结石自行排出。每日摄入量建议为体重每公斤50-75毫升。
抗生素治疗:若存在尿路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手术干预: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成功率可达80%至85%。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创伤较小。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的结石或复杂病例,成功率在90%以上。需要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相对较长。
输尿管镜取石术: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尤其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结石,成功率接近95%。
儿童结石的处理应综合考虑结石大小、位置、成分及儿童的具体情况。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