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结石引起的尿血
肾结石是指肾脏内部形成的固体矿物质沉积物,当结石在肾盂、输尿管等部位移动时,会刮伤周围敏感的尿路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引发尿血。
如果结石较大,其表面的锐利边缘会进一步加重对泌尿道黏膜的损害,出血量可能增加,甚至伴随明显的疼痛。
某些情况下,结石可能导致尿路梗阻,继而引发感染。感染促使局部炎症反应增强,血管更加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2.肾囊肿引起的尿血
肾囊肿是肾脏内充满液体的囊性结构。如果囊肿体积增大,会压迫邻近的正常肾组织和血管,引发血管壁破裂或渗血,从而造成尿血。
部分复杂性囊肿可能伴随感染或内部出血,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重尿血的症状。
有时,囊肿因外力作用(如剧烈活动或摔倒)破裂,导致急性出血进入尿液中,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或者镜下血尿。
3.共同诱因
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和囊肿常引起尿流不畅或代谢废物堆积,容易导致泌尿道感染。感染后炎性因子会使血管通透性提高,进而引发出血。
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某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凝血功能问题,如服用抗凝药物或肾功能减退,导致尿血风险增加。
肾结石和肾囊肿引发的尿血需要明确原发病因后针对性处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持续尿血或伴随其他全身症状,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