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良性病变:
钙化性结节:一些肺结节可能由于长期钙盐沉积形成钙化,在影像上呈现高密度的白色。这通常与过去的感染或组织修复有关,例如结核愈后形成的钙化灶。
纤维瘢痕:肺组织在受到一定损害后,可能通过纤维化的方式进行修复,形成纤维性疤痕。这类组织密度较高,因此在影像上也会显现为白色区域。
2.恶性病变:
肺癌:早期肺癌可表现为孤立的肺结节,并可能伴有局部组织密度异常增高。随着病情进展,密度差异更加明显,这可能使某些区域在影像中显得更白。
转移性肿瘤: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肺,也会形成高密度病灶,造成白色影像的表现。
3.炎症反应:
感染性病变:急性感染如细菌性肺炎、真菌感染等,会引起肺部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和炎性浸润,导致影像上密度增高。
慢性感染:如结核病,会因长期的炎症过程形成瘢痕或钙化灶,表现出类似于良性钙化结节的变化。
4.其他因素:
吸入性疾病:长期暴露于粉尘(如硅尘)或有毒气体可能导致肺组织病变,出现高密度影像。
免疫相关疾病:如肉芽肿性疾病(例如结节病),常因异常的免疫反应诱发肺组织纤维化或肉芽肿形成,影像上显示密度增加。
单纯从影像学上的“白色”无法直接诊断具体疾病,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史来进一步明确病因。遇到肺部结节或异常影像学表现,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