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定义与分类
肺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0毫米的局限性病灶。根据大小,可分为微小结节(≤5毫米)、小结节(6-10毫米)及大结节(>10毫米)。直径5毫米的肺结节属于微小结节或小结节范围,多数是良性的,其恶性风险相对较低。
2.良性肺结节的常见原因
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可能由感染、炎症、瘢痕等引起。例如:
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形成结节。
炎症性疾病:如肉芽肿性疾病或者吸入刺激性物质后引发的局部反应。
其他:如肺血管异常、钙化灶或纤维化形成。
3.恶性可能性评估
尽管大多数小结节为良性,但需排除恶性可能。引起恶性的危险因素包括:
吸烟史:重度吸烟者风险增加明显。
年龄:50岁以上人群恶性风险更高。
背景环境:长期暴露于工业粉尘或放射性物质。
影像特征:边缘模糊、不规则形态,以及伴有空洞或毛刺。
4.临床观察方案
针对直径小于6毫米的孤立性肺结节,无明显危险因素者通常无需立即干预,仅需6-12个月复查一次CT观察是否有增长。如果既往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或其他高危因素,则建议结合医生意见密切监测。
发现肺结节后,应保持冷静,同时配合医生的检查和随访安排,避免过度焦虑或忽视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