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影像学评估:建议通过高分辨率CT扫描进一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特征及密度等信息。恶性结节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大小超过8毫米时风险较高;
边缘不规则或呈毛刺状;
密度以部分实性或磨玻璃样为主;
伴随血管集束征或胸膜牵拉。
2.动态监测:对于小于6毫米且无明显危险因素的良性倾向结节,可每3-6个月复查一次胸部CT,以了解其生长速度。稳定不变的结节通常提示可能是炎症或瘢痕组织,无需特殊治疗。
3.病史与危险因素分析:
年龄大于50岁;
有长期吸烟史;
既往有恶性肿瘤或肺结核病史;
家族中有肺癌患者。
如果存在以上任一项,应对肺结节的恶性可能性提高警惕。
4.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CYFRA21-1等,尽管灵敏度有限,但可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PET-CT扫描:可判断结节的代谢活性,高代谢提示恶性可能;
经支气管镜活检或经皮穿刺活检:对于具有高危特征的结节,这些手段可以直接获取病理组织进行确诊。
5.外科干预:如果结节持续增大、表现出多项恶性特征或病理结果提示恶性,建议进行微创肺叶切除或楔形切除术,以防控潜在风险。
肺结节的处理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方案,避免过度紧张或忽视导致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