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利尿剂:
作用机制:通过排钠、减少血容量及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常见药物:氢氯噻嗪、螺内酯、呋塞米等。
2、钙离子拮抗剂:
作用机制:阻止血管平滑肌外钙离子跨膜进入细胞当中,降低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扩张血管,达到降压的作用。
常见药物: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贝尼地平等。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抑制患者体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目的。
常见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咪达普利、培哚普利等。
4、β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抑制患者中枢以及周边RAAS的激活,从而抑制心脏收缩力和减慢心率,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常见药物: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作用机制: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从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目的。
以上列举的药物仅供参考,并非推荐所有高血压患者都使用这些药物。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