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管型尿是指在尿液中发现管型,这些管型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凝固形成的,通常呈现为圆柱状。根据组成成分和外观不同,管型可以分为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等。
2.透明管型:主要由Tamm-Horsfall蛋白构成,常见于轻度脱水、运动后以及正常人少量出现,但大量出现时可能提示非特异性肾脏病变。
3.颗粒管型:含有降解的细胞或者蛋白质颗粒,通常提示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等严重肾损伤情况。
4.红细胞管型:由红细胞嵌入形成,强烈提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病变。
5.白细胞管型:由白细胞组成,通常提示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感染性或炎症性肾病。
6.脂肪管型:含有脂肪滴,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提示严重的肾小球损伤和高脂血症。
7.蜡样管型:结构均匀且易碎,常见于慢性肾衰竭、肾淀粉样变等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
管型尿的出现及其类型分析对于诊断和评估肾脏疾病具有重要价值,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