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阳白穴:位于前额部,瞳孔直上约一指宽处。此穴位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面部肌肉痉挛。
2.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一个重要的全身调节穴位,具有疏风散寒的作用,常用于各类头面疾病的治疗。
3.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一指宽。刺激迎香穴可以提高面部的血流量,有助于恢复面部神经功能。
4.地仓穴:位于口角外侧,嘴唇的延长线上,与瞳孔垂线相交处。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面部肌肉的张力和功能。
5.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风池穴通过疏风解表来帮助减轻面瘫症状。
6.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此穴位能调节肝经气血,有助于面瘫的恢复。
在艾灸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适度控制温度,以免烫伤皮肤。同时,艾灸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不宜过度或盲目操作,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