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传播。
2.病毒进入人体后,一般会在神经系统内繁殖,而不是在血液中循环。常规的血液检测难以发现病毒。
3.临床上,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暴露历史和症状表现。发病后可通过脑脊液、皮肤活检、唾液等样本进行更为复杂的实验室检测来确认病毒的存在。
4.狂犬病是一种几乎100%致命的疾病,一旦出现症状,治疗效果有限。被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立即进行清洗伤口和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
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医学干预是避免狂犬病发作的关键。